丹云赤岸村:无韵的山水 不老的传说

赤岸,是福州方言“七雁”的谐音,相传乡中有七座展翅俯冲、形态各异的类似雁形的小山而得名。原属于永泰县八都丰和乡,现属丹云乡管辖的三个行政村(赤岸村、前洋村、溪坪村)的总称。

       赤岸村位于永泰县东北部,毗邻闽侯竹岐乡,距永泰县城27公里,气候温和宜人,雨量适度,天高云淡,四季常青。近年来,乡村的建设,环境的改善,使得赤岸更成为宜居乐居的清新家园。如今的赤岸,交通发展迅速,四通八达的各级水泥公路缩短了与外界的距离,方便了与外界的往来交流。南27公里与县城交接,东从闽侯113县道途径竹岐到福州仅60公里;东北向往丹云乡政府经丹宅村向东至福州大学城仅32公里。

山水人文赤岸村

赤岸四面环山,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可观。既有绿色生态的真山真水,又有沉淀墨迹的人文景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绵延起伏、奇岩怪石的磨笄山和碣石山山脉。其主要景观有永邑龙脉始发峰磨笄山、攫云处、卧牛坡、梯下洞、左拳峰、龙脊崙、牛鼻穿石、倒插竹子、狮子岩、塔石洞等,碣石山的石几、石灶、仙碓、仙磨、仙被、仙鼠、朝天门、天香台、双狮相卧、肖隐洞等,风光旖旎,蔚然深秀。人文景观有笄峰五帝庙、赤岸昭显庙、名人辈出洋中寨、悬浮济世东升寨、桃源小墅庆湾庄、双狮庇护万头湾、瞑牛望月牛坪崙、双鲤濑石刻等,古朴雅致,令人驻足细品,流连无尽。

重彩景致赤岸铳楼

赤岸铳楼群最是重彩景观,默默地伫立在赤岸村部桥墩溪两岸。它们自有其名:扁店铳楼、前店铳楼、祥店铳楼、则水店铳楼。成为独一无二的完整的一处土堡组合。四座土堡都建于清朝时期,全为土木结构,三层主体,黑瓦覆顶。孤自兀立,个形如碉。那风格迥异的造型中绝不乏任何功能,可谓罕见且仅有的土堡群。如今受政府的关注,正着手保护与开发工作,将修缮复原,溯源还朴。拟计划展示赤岸村的历史与地方特色文化产业与地方传统工艺。四个铳楼分别展示与销售不同的特产:传统染布坊、手工竹藤编织、自制红糖、茶油、青红酒、粉干、线面、蛋燕、茶叶、民间药馆、地方闽剧、传统乐器等。

历史名人赤岸村

赤岸村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积淀,勤劳淳朴的家乡人民创造出历史文化,同时也哺育着一代代名人。清代王绍沂,字肖曾,号梅丞,永泰县丹云乡赤岸村人,光绪廿八年(1902年)举人。他博闻强记,熟读诸子百家,学识丰富。是永泰县当时文坛泰斗,闽省有名文士。民国六年,为《永泰县志》总编纂。王绍沂看到当时社会黑暗,不愿从政,乐于设斋授徒达30余年,先后在本村文山下左厝、横楼厝、寨赞等处设教第一、二、三斋,在永泰县城水门兜设第六斋,在台口设第七斋,在葛岭花厅设余不及斋,桃李满天下。县内许多名人学者多出其门下。民国6年(1917年)5月,应县知事聘请,纂修《永泰县志》。时南北军阀混战,三移修志场所,持之以恒,三年而成。民国10年与校订黄廷弼同获段祺瑞政府颁给的二等嘉禾勋章各一面及奖状各一张。著有《呻虫瘵血》诗集五卷、《梅岩胜景写照》、《中医临诊辩概要》等书,并续修《方广岩志》等。民国23年(1934年)6月21日,因事赴县,在距乡5里的帮崎岭,遭匪徒狙击身亡,时年69岁。“丹桂有根独长诗书门第 、黄金无种偏生勤俭人家” 王绍沂留下的这一副对联抒写着他一生成就的敏思,激励着后人潜心发奋,励志耕读。王绍沂是赤岸的骄子,也给永泰历史镌刻上一丝光彩。


       赤岸村经济主要以农业、林业与传统的手工业为主。农业以水稻以及四季的蔬菜水果为主,林业以盛产毛竹、青竹及各类树种为主。传统手工有制作竹编、藤编、染布等生活用品和自主加工粉干、线面、蛋燕、魔芋、茶油、青红酒、各类酥油饼等食品。这些产品都来自绿色原生态,健康自然,益身悦神,都将成为未来新兴的发展产业。

图文信息由永泰县村保办提供

新页面0325072646,永泰乡村资源网,本网站含乡村资源:农地/民宅/古宅流转、租让、承包使用、农产品等电子商务服务,欢迎浏览!

新页面0325072646-永泰乡村资源网

新页面0325072646,永泰乡村资源网